《大洼风韵》校本教材
我校美术教师郑朝晖,为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通过美术教学,得以传播、弘扬和传承。历时三年,在大量搜集、整理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甄别选择,经过反复尝试、修改增删。完成了《大洼风韵》校本教材的编写,创设开展了凸现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。
本册教材,共计汇编36页。分有家乡新景、苇荡湿地、欢天喜地过大年、家乡名人、家乡美食和畅想家乡美好明天六个单元。150多幅美术作品、摄影、图片,用不同的内容反映了南大港新貌、湿地风光、民俗、文艺作品和美术知识。是一本很有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校本教材。
在这本教材里,选取了南大港城乡新面貌的图景,有广场、小区、公园、河流等。这些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场景,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迁;选取大洼湿地的飞禽、苇荡等图片,让学生从中得到美感的熏陶;选取过年贴春联、剪窗花、做面花、过除夕、闹元宵,以及乡土的美食,一幅幅民间的图景把学生带入古老深厚的民俗文化中;选取精美的文艺作品,让学生了解大洼文化底蕴的深厚。那些自然与现代景物的组合,把一个充满美感和艺术魅力的大洼展现在学生面前。大洼这块神奇土地上的自然美景、变迁之美尽在其中。
教材里,把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贯穿在每部分的内容里。有风景写生的取景、构图、透视、线描的技法,色彩、色调的表现力、淡彩写生的技法,民间艺术的学习和制作,书法、绘画、摄影的知识,以及制作沙盘模型的基础知识等。一册在手,融乡土的文化知识和美术基础知识为一体,不仅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,陶冶情操,同时寓教于图景,两者相得益彰。
在教材中,可以看到主编者自己的作品,《夏日西湖》独特的构图、纯净的色彩;《静谧》、《初秋》取景的角度和敷彩的柔和;线描写生线条的简捷、淡彩写生明快的层次。这些教学创作无疑也是编者精心选取的教材。
编写时,编者参照了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,把整体内容结构划分为:造型·表现,欣赏·评述,综合·探索,设计·应用四个学习领域。把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贯穿在每部分的内容里。
这本教材的开发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,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,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。
- 上一条信息: 没有了
- 下一条信息: 南大港中学开展“学党史,颂党恩,跟党走,争做时代新人”湿地研学实践活动